预制检查井的优势
1、质量及进度控制
装配式混凝土检查井与传统现浇混凝土井相比,具有现场施工简易快捷,井室稳定性、密封性、耐久性、环保性好的特点,质量易控、工艺更先进,施工工期短的特点。
2、现场实际施工条件及工期
由于管网工程绝大部分位于水田中,地下水位较高,基坑开挖后水量较大,降水时间长,不利于现浇混凝土施工。又临时原因,住建局要求在耕种前结束占用农民耕地的施工段,预制检查井,现场工期十分紧迫,住建局多次催促工期,加快施工进度,因现场实际地勘情况,现浇混凝土检查井施工时间长,施工质量与进度无法把控。
3、安全管理方面
由于基坑开挖深度较深,开挖后水量大,检查井,基坑边坡不稳定,易出现塌方现象,采用现浇混凝土方法施工,施工人员在基坑内作业时间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4、经济比较方面
从经济比较方面考虑,采用现浇混凝土方法施工,人员、材料、设备及小型机具应用较多,施工周期长,施工成本较高;如采用装配式混凝土检查井,由于构件为厂内集中预制,现场安装,矩形检查井,既减少了人员、材料、设备等的投入,又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成本较现浇混凝土检查井明显降低
圆形检查井
1、钢筋骨架:根据不同规格井室分别使用冷轧带肋钢筋、热轧带肋钢筋,井室、调节节全部滚焊成型。井底采用人工绑扎后与井壁绑扎或焊接在一起。
2、混凝土搅拌:圆形井使用的混凝土是干硬性砼,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混凝土的用水量、保证混凝土的维勃稠度指标。搅拌设备选用的双卧轴式、程序控制、传感器称重全自动1立方搅拌站。这样充分保证了混凝土的工作度及强度。从混凝土的搅拌到浇筑基本实现自动化。
3、圆形混凝土检查井的成型:无论是带底井室还是调节块均采用芯模振动成型。在试生产带底检查井的过程中,脱内模时井底塌落。起初受到一些似乎理论(强调脱内膜产生的负压)的影响,脱模时井底塌落,经过反复的试验,排除了原来的错误理论的干扰,我们找到了原因,改进了生产工艺,带底井室井底不塌落现象。相继又解决养护期间井底与井壁接触处出现环形开裂等现象。案例——某公司30年前开始生产钢筋混凝土圆形检查井,圆形检查井调节节,采用悬滚工艺制造井筒,井底与井筒是分离的,这种工艺劳动强度大、脱模时混凝土成品磕楞碰角较严重。而必须带模蒸汽养护,生产效率低,需要大量的模具,生产成本较高。安装时往往因井底的位置出现偏差,造成井室无法安装。
4、混凝土检查井的养护可采用自然养护和蒸汽养护。养护时间根据同等条件混凝土试块的强度,作为井室翻转及外运至成品库的产品混凝土强度依据,保证了出厂的混凝土井的质量。
检查井安装首先做好砂砾原材料质量控制,检查、检测砂砾料性质,含水量、含泥量、级配等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应采用洁净、坚硬、颗粒级配良好的砂砾,其砂砾粒径宜在2.5~5CM之间,不应大于5CM,含泥量<3%。用插入式振动器,插入间距可根据机械振幅大小决定,道路施工时对路基的碾压,检查井井筒的砌筑在道路施工中逐步完成。
检查井周边的路面在压实过程中,并不是碾压遍数越多,压实效果越好,只有按试验路段中确定的碾压遍数进行碾压,才能保证每层的整个深度内的压实度处处均匀,达到设计规定的压实度。如碾压遍数过多,基层的密实程度并不会有显著的提高,相反,会造成基础破坏,效果适得其反,且不经济。
对于检查井根部压路机无法碾压的狭窄区域应采用小型平板振动夯或大功率的平板振动器夯振压实,水泥检查井,振压是重叠2/1夯底面。条件允许用压路机压实时,碾压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压路机的碾压速度,由试验路段确定。不应插至下卧粘性土层,注意掌握“快进慢出”的原则,每层铺筑厚度视振动器插入深度而定,在此为30cm,现场检查井上作好标记控制厚度,施工时含水量为饱和。路面结构层内沥青混凝土面层下30CM宽、20CM厚范围内采用cl5混凝土现浇,且在路面混凝土施工前现浇混凝土强度要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